【推荐】中国独居家庭超125亿未来10年养老金缺口达10万亿如何养老养老基金缺口

作者:李云飞|来源:原创

一位久经商场的创业老司机,关注我,每天分享一点财富干货,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49416万户,其中独居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我国独居家庭如此之多,一种是老人独居家庭增多,一种是年轻人独居家庭增多。

导致老人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是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老人的数量和占比越来越高所导致的结果。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4亿人,超过日本总人口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老人数量增多,那么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占比就会增多。根据2015年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的占比就已经超过50%。

二是由于男女平均寿命差异所导致的结果。202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而女性则提高到了80.88岁。如果老年夫妻当中一人先去世,那么就会留下一位老人,这样他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会成为独居者。

三是由于家庭观念上的改变所导致的结果。现在子女和老人都不愿意在一起居住,又或者是有些子女因为异地工作无法和父母在一起居住,从而让老人成为独居者。

导致年轻人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实力去结婚,这样他们只能被动地选择过独居生活。长话短说,就是教育贵、房价贵、医疗贵、就业难等这些问题抑制了年轻人结婚的欲望。

二是由于现在年轻人责任心淡薄导致他们不愿意组合家庭结婚生子。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规模达到2亿多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育,“三不行为”成为当下年轻人们的潮流。这种潮流的背后其实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自私自利。因为他们觉得组合家庭以及养儿育女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宁愿过着快乐的单身生活。

三是由于懒人经济促进了人们独居的欲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懒人经济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他们很开心过自己的独居生活。现在年轻人不管是购物还是吃饭都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搞定。大家变得越来越零社交和零应酬,从而导致社会原子化现象越发严重。随着元宇宙的兴起,年轻人会更加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而不能自拔,他们干嘛还要去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烦恼?

目前我国独居家庭数量的增多,又会给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首先、家庭养老供给不足,社会养老压力大。

从家庭来讲,年轻人选择独居生活,这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另一半和下一代。这样未来不管是养自己还是养父母都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因为人总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

根据数据显示,平均一位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护,平均照护时长为4-8年,而且是全天候照护。正所谓,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所以,首先独居者有没有能力养父母打个问号,再者自己的老年生活又有谁来赡养再打个问号。这样长期以往,家庭养老供给严重不足。

从社会来讲,我国养老金模式是在职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发放给已退休的老年人。所以说,在职年轻人和退休老人之间的数量平衡很重要。如果大家都选择独居生活,这样人口出生量就会持续减少,进而就会导致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而老人却越来越多,那就意味着养老金将入不敷出,社保收支矛盾将急剧显现。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在职缴费人数和退休领取人数的赡养比为2.57:1,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44376亿元,支出为51301亿元,当年收支缺口达6925亿元。而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未来5到10年将产生8万亿到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带来的社会问题。

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0.852%,首次跌破1%。而每个家庭平均人数已经从1953年的每户4.33人降到2020年的每户2.62人,跌破了三口之家。

根据“中预测”假设,如果人口出生率维持在1.3左右的话,那么到2100年,我国的总人口数将下降到6.84亿人。这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选择独居生活的结果。

独居家庭的增加所带来的后果可不仅仅只是人口减少、养老压力大这些问题,它还会导致未来整个社会产能不足、各行各业的需求量变少,进而就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一蹶不振。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老龄化、生育率降低、养老金缺口三大挑战。而想要改变人们独居的现状,我们不仅要从教育、医疗、住房上去下功夫,我们更要从观念、就业和经济发展导向上去下功夫。

从这点来讲,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国不见得就是好事。你认为呢?

作者:李云飞,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大型食品连锁企业CEO,从事互联网及实体连锁行业16年,曾被搜狐网、网易财经、腾讯、凤凰网、中讯网、百度等知名媒体平台相续专题报道,擅长互联网营销,连锁企业管理。

自动测量仪器

上海影像仪官方

光学影像测量仪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版权所属:金橘财经
  • 文章作者:Wang
  • 本文地址:http://caijing.cj8847.cn/87946.html
上一篇: 【推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研讨会在厦大举行邓子基基金会
下一篇: 【推荐】中国独角兽基金疯狂的让人吃惊枫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