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特色估值市场会认同吗谁最可能有戏中国股市估值是多少点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 2022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特别指出,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中金公司、兴业证券、中邮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机构随后都发布了以此为主题的研究报告,纷纷给出预判;A股市场上,上周“中字头”股票、银行等反应明显,但尚未形成气侯。

12年前的2010年,围绕着“中国股市定价权”,以中金公司代表的中国机构和以高盛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展开了一轮激烈的争论。而12年来,作为“A股估值体系”外在表现形式的涨跌行情,多半跟在以美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市场屁股后面吃土。

现如今,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壮大,资本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及投资者教育的深入,管理层再提“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同?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在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央企特别是创新型央企,能否迎来价值重估的机遇?

A股定价权之争,

12年前的那场激战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说得直白一些,就是A股定价权要由中国的投资者来把握。这里,不得不回顾一下发生在12年前的那场中金与高盛的“A股定价权之争”。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A股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上证指数从998点单边上扬至6124点,2年零4个月累计涨幅达513%,成为中国股市最辉煌的年代。然而,2007年10月之后,股市一路暴跌,直至2010年11月中旬,上证指数徘徊在3000点附近。

彼时,正在市场胶着之际,一份高盛的报告从香港流到内地的,其中明确提示:近期中国央行连续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加息预期,建议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全部中国股票”。同时,瑞信、摩根大通等其他国际投行也纷纷加入了唱空A股的行列。其中摩根大通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几个月存款准备金率至少将再上调两次,每次0.5个百分点;同时2011年将会进行三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

2010年11月12日,上证指数重挫162个点,跌幅达5.16%。商品市场中郑棉、沪铜、沪锌、天胶、连豆、豆油、PTA和白糖商品期货,无不以跌停收盘。 在市场低迷和外行唱空的紧要关头,中金公司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后市的乐观,成为多头阵营坚决的领军人物。中金认为,近期的暴跌是牛市初期的标志之一,市场的短期波动在“意料之中”,指数的短期暴跌有利于利空动能的释放,资金面向好格局不变,股市中长期向上格局不会改变。在中金的身后,还站着银河、申银万国和华泰联合等多位“盟友”。

这场中外机构的论战从此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从市场趋势的走向一直争到个股的估值。

2011年8月,针对当时华侨城(000069)的估值,高华证券(背后股东为高盛)发布研报中,认为华侨城12个月目标价仅为6.4元,评级是"卖出";紧接着9月2日,国泰君安孙建平发表研究报告,看好华侨城股价一年后到18元,建议“增持”。

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外资机构和中国机构在A股定价方面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而股市后来的实际走势,也只能说争论双方各有胜负;但总体来讲,外资机构还是占了上风:上证指数于2013年6月,跌破了2000点;华侨城后来股票的确跌到了4元多,也没再见到18元的高点。

不争气的大A,

为何总跟在屁股后面吃土

中国股市起步远晚于欧美,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国外多有借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随着中国国力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和体量上屡屡创造奇迹,股市却始终不尽人意。

以中美经济和股市做对比,自2010年以来的12个年份,中国GDP增速甩美国几条街,但A股却一直跟在美股后面吃土。具体情况如下:

在过去的12年中,中国GDP所有年份都是正增长,除了2020年为2.24%以外,11年的增速都在6%以上。但从股市的表现来看,A股只有7年为上涨,有5年为下跌;且在2010年、2011年、2016年、2018年跌幅超过10%。

反观美国,GDP在过去的12年中,大分部年份增速只有1-3%之间,2021年最高达到5.67%,远不及中国的平均数,2020年还为-3.40%。但道琼斯指数则是10涨2跌。

虽然12年中,中国GDP全部大幅跑赢美国,但股市有9年A股弱于美股。只有2014年、2015年、2020年三年A股强于美股。

今年以来,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启动了历史罕见的加息步伐,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且市场预期12月份还将加息50个基点,明年再加息两次25个基点。就算是这样高强度紧缩的政策下,美国道琼斯指数2022年累计跌幅仅为5.48%。

而中国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中,上证指数跌幅达到14.78%。

这其中,和中国股市估值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独立不无关系。

再提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能得到认同吗

这也难怪,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期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时,会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

但这个与“股市定价权”一脉相承的论调,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呢?

在易会满提出观点的第二天上午,中金公司就发布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A股估值结构有改善空间,尤其是部分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等估值长期、普遍偏低。目前上市国企和非国企的市盈率TTM估值分别为11.0倍和34.3倍;其中金融板块的估值更低,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5.9倍和0.58倍,市净率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状态;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为4.3倍和0.51倍,股息率高至6.1%。横向对比全球公司,中国的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普遍低于海外可比公司。未来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积极建设过程中,投资者有望逐步改善对上市国企和金融板块的价值的认知。综合来看,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随后,兴业证券、中邮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机构随后都发布了以此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多数看好“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机会。

兴业证券认为,2022 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截至 9 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 98%。围绕激励机制、引入外部投资者、并购重组、加大研发、扩展新业务等方面,央企改革持续深化,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展望未来,上市央企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驱动优质企业价值重估。

从众多机构的反应来看,多数认同易主席“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号召。但机构的认同,并不代表市场的认同。最终还是要看股市的真实反应。

易会满讲话的日期是11月21日,星期一。11月22日(周二),以中铁装配、中国联通为代表“中字头”股票大幅上涨,银行股全面收红;在随后的三 个交易日中,同类股票两天走强(周三和周五),一天回落(周四)。

从市场反应来看,以“中字头”、银行股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价值重估股”整体转强,但尚未形成气候,有人买的坚决,有人卖得畅快,远未达到一呼百应的局面。这种相对强势能否在“价值重估”的号召下持续上涨,并进一步带动整个市场的做多氛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静待观察。

如果真的来一波“价值重估”,相信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和时间,“上车”不急于一时。

哪些公司有戏

当然,“上不上车”是一回事,但“准备上车”的工作还是要提前做好。如果市场真的沿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方向走下去,那么哪些公司更有机会?

首先,号召力巨大的中金公司的建议值得重点考虑:银行和国有上市公司。以下为中金公司拿出来和全球相对应公司比较估值偏低的A股公司。

其次,兴业证券看好的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第三,中邮证券重点推荐市占率绝对领先,传统业务与数字化业务齐头并进的电信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电信(601728.SH)、中国联通(600050.SH)。

最后,附一张当前银行类股票的估值情况表。

大视野一

机构最新观点

1、中信证券:新稳态渐行渐近,三主线逐渐清晰

中信证券研究发文指出,在12月,预计“新二十条”优化过程中将逐步形成常态化防控的新稳态,房地产“十六条”等稳增长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将逐步形成经济弱势恢复的新稳态,将夯实经济中期修复的基础;美元加息节奏拐点确立,国内货币政策集中发力,提供A股估值修复的支撑。关注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

2、

广发证券:实体流

动性循环将逐步改善

随着政策稳地产决心更大,后续优质房企融资现金流有望稳定,地产风险无序暴露的概率降低,市场对银行对公地产不良的过度悲观预期,同样有望消解。整体而言,随着相关政策优化、稳地产加码等,经济复苏是大趋势,但进程可能波折,实体流动性循环将逐步改善,降准落地有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大视野二

下周重

要关注事项

1 、国内消

11月28日,将有3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天,个人养老金基金正式开售。

11月29日,将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天,老挝领导人访华,2022中国商用车论坛举办。

11月30日,将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天,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举行。

12月1日,将有8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12月2日,将有8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2、国际消息

11月28日7时,澳洲联储主席洛威在参议院做证词陈述;22时,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上做介绍性发言。

11月29日23时,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在上议院做证词陈述。

12月1日3时,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12月2日10时40分,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参加有关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小组会议。

3、新股申购

下周另有6只新股进行申购,为宁波远洋、光华股份、晶品特装、美腾科技、长盈通、聚和材料。

大视野三

一周市场概况

大视野四

本周上市公司市值动向

1、

本周市值变动较大企业

本周A股市值涨幅TOP10

本周A股市值跌幅TOP10

2、市值低于100亿

本周涨幅TOP10

3、市值100-1000亿

本周涨幅TOP10

4、市值高于1000亿

本周涨幅TOP10

本文源自价值线

轴类测量机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版权所属:金橘财经
  • 文章作者:Nancy
  • 本文地址:http://caijing.cj8847.cn/87935.html
上一篇: 【推荐】中国物流集团正式成立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2012年收入
下一篇: 【推荐】中国狂抛1700亿美债却又买了1218亿美机构债为什么中国有多少两房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