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镇
思旺,古称永隆,
隶属龚州(今平南)
是平南县四大古镇之一,
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粤商在思旺建会馆。
清末有清军队驻扎于思旺墟。
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
第一次对战发生在思旺,
史称迎主之战。
太平天国“迎主之战”遗址
见证这里的风云变幻
“迎主之战”的旧址建有一座纪念碑,位于思旺江边,永隆断桥下,思旺江两岸有苇草、绿树和翠竹,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这一切都难以让人联想到这儿近代史上曾发生过大战。
永隆桥遗址
诉说这里纷飞的岁月
永隆江发源于瑶山,夏季多山洪,渡船每被掀翻,木桥亦几曾冲毁。光绪二十七年始建永隆桥。民国二十四年,特大洪峰又冲垮桥梁。思旺里绅陈梦岩找到热心公益的知名人士联名发起募捐建桥,思旺各地民众热烈拥护、积极乐捐,后由广东台山籍工程师黄若星担任大桥的设计和督造。大桥落成后,仍沿用“永隆桥”原名。
永隆桥几经特大洪水袭击,由于造型合理、结构坚固和当地政府及附近群众竭力保护,均安然无恙。1944年遭日机轰炸,桥身中弹而不爆炸,更是不幸中之大幸。永隆桥对方便人民的交通往来,繁荣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起了积极的作用,思旺人民引为自豪。
桂中支队第十大队成立旧址
见证这里的奋斗历史
1947年,廖联原受党组织的派遣,从华东地区回到家乡广西贵县,建立了桂中游击总队,并不断向桂平、平南扩展。1949年6月,根据廖联原司令员的指示,平南地下工作的中心由南河转移到北河,指挥中心迁移到思旺乡上陶村中共地下党员刘启雨家中。1949年11月20日,桂中区人民解放总队第十大队在上陶村成立。从此上陶村成为游击队驻扎训练营地,人数最多时达上千人。
桂中支队第十大队成立旧址划分为主题展馆、领导住处旧址、集训旧址和弹药库等,是思旺镇的“红色基地”。
这是一座文旅小镇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垌美生态乐园山水相依、田园风光秀美,两个古旧村落的建筑、古庙、古道保存较完好,景区东、西、北面群峰环绕,北部山脚泉水众多、溪流纵横;西南部、东部村舍俨然。
经过几年的打造,垌美生态乐园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日趋完善,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建设了水上旅游区、采摘旅游区农家特色度假村、农业文化展示厅、农耕体验园等项目。
玲珑精巧的范家大院
诉说这里昔日的繁华
位于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的范家大院,是平南县年代最古老的、贵港市少有的、保存得最好的古民居。古民居虽是砖瓦结构,但玲珑精巧,飞檐翘角,精美壮观,与大山、古松、翠竹遥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营盘黄氏民居
领略这里的岭南风情
思旺镇花石村营盘屯有一座黄氏民居,于2012年被列入平南县第六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氏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具有典型岭南民居建筑风格,为研究平南县清嘉庆年间的民居建筑提供实物依据。
“红色礼堂”崇秀村到秀江文化园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位于崇秀村到秀江屯的到秀江文化园,是思旺镇打造的集党建宣传、休闲娱乐、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礼堂”。
自投入使用以来,带动周边17个行政村的党群工作,惠及党员群众10万余人次。
这里的产业兴旺发展
思旺镇三面环山,中间和南面为盆地,思旺江从北向南横穿全镇,镇的北面有海拔1162米平南最高的东皇山。全镇常年无霜冻,降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种植水稻、淮山、粉葛、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
▲平南县思旺镇镇北村产业种植基地
▲思旺镇六桂村砂糖橘基地
这里有远近闻名的思旺桥头粉
思旺桥头粉相传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路过平南县思旺镇的一家无名粉店,吃后赞不绝口,以地名为这种粉取名为“思旺桥头粉”。桥头粉的粉比较细,而且汤底和酱汁都是经过独家秘制。
用筷子将粉与酱汁充分搅拌后,夹起粉一口嗦下,软滑嫩爽的细粉与秘制酱汁完美融合在一起,加上葱花的香味,薄片的叉烧,口感鲜美,特别入味,让人回味无穷。
古韵悠长
人文荟萃
这里是平南县思旺镇!
关于思旺你还有哪些记忆
请留言和小轩一起分享~
中共贵港市委员会宣传部主办 贵港市委网信办指导
贵港日报/贵港新闻网出品
内容来源 ▍原创 思旺镇人民政府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平南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图片来源 ▍张庆杰 罗英 何美凡 梁棋 彭薏 周金勇
采 编 ▍何美凡 罗英
校 对 ▍见习生:李宁 梁云龙
值班编辑 ▍梁棋
值班主任 ▍谢静翔